一、歷史概要
下埃及(北)→與地中海交通便利
古埃及未統一前分
上埃及(南)→與外較隔絕
(3100B.C上埃及國王曼尼斯併吞下埃及,建立統一國家,出現全國性政府及文字 )
舊王國時期(3100~2258 B.C,一至六王朝)
此時時社會安定、繁榮,以開採銅礦和採石。並且有「大金字塔時代」之稱號,著名的三大金字塔便是在此時完成。後期因財政耗竭(與金字塔有關),貴族奪權。
第一中間期(2258~2000 B.C,七至十一王朝)
此階段內憂外患不斷,直至十一王朝後局勢漸穩,底比斯(今盧克索)的貴族統一埃及。
中王國時期(2000~1786 B.C,十二王朝)
此時埃及各階層的人群都維持著良好的關係,政治安定經濟繁榮且版圖擴張,於腓尼基建立商業殖民地。後因貴族勢力再度興起,王權式微。
第二中間期(1786~1570 B.C,十三至十七王朝)
繼之而來的第二中間期,遭外來遊牧民族西克索人入侵,控制埃及取得王權,直到前十六世紀埃及人學會運用西克索人的武器,終將希克索人驅逐。領導驅逐西克索人法老阿木司建立十八王朝。
新王國時期(1570~322 B.C,十八至三時王朝)
阿曼霍普四世(1379~1362 B.C)時,實施宗教改革(多神→一神“太陽神-阿頓”)
拉米西斯二世與小亞細亞的西台人發生衝突,雙方於西元前1270年締訂和平同盟條約(最早的國際條約)。
埃及在西元525年便被波斯人征服(二十七~三十王朝波斯時期)。西元前322年被亞歷山大大帝征服。
二、文化
(一)文字、文學
1. 古埃及人早在西元前3500年左右已有文字的出現→象形文字。
2. 古埃及的文學題材多是歌頌尼羅河、宗教。
(二)宗教
1. 相信來生,認為人的靈魂「卡」是不死的,因而相當注重屍體的保存,發展出製作木乃伊的方法。
2.埃及曾由多神→一神(宗教改革)→多神的過程。
(三)科學、藝術
科學(主要發展實用性科學)
1.天文學: a.為了解尼羅河訂期泛濫情形,發展出「太陽歷」每年365 4∕1天。
b.宗教與祭祀需要亦有陰曆。
2.數學: 因建築需要,發展出十進位(無零觀念)及分數觀念,對面積計算亦相當精確。
3.醫學:已有分科觀念。
藝術(多以宗教及團結為主題)
1. 多表現於建築之上(金字塔、神殿、廟宇)。
2. 雕刻及繪畫多附麗於建築(人面獅身像)。
(四)社會、經濟
社會(高度神權)
社會階層有王室、祭司、貴族、中層階級、農民之分(無種姓制度)。
經濟(農業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