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古史辨》是古史辨偽運動標誌性出版物。而亦由此形成了以顧頡剛先生為代表的古史辨學派。《古史辨》共七册,自1926年至1941年陸續出版。顧頡剛先生認為這是中華民國學術史上的的一部分『史料彙編』,而劉節先生認為古史辨的意義是企圖發現中國上古史的正確觀念總集。
顧頡剛先生編纂主因於自序中提到,他其實是為了要反駁崔述的《考信錄》而著。他認為崔述的《考信錄》就著書目的而言,主要是為了要替古聖人揭出他們的聖道王功,辨偽只是手段。他認為崔述只知道戰國以後的話足以亂古人的真,不知道戰國以前的話亦足以亂古人的真。他認為崔述只是儒者的辨古史,不是史家的辨古史。因為其中過多裝點古人的話。他亦反對崔述只拿經書做對比,對傳記類質疑,認為與經書合則為史料文獻,不合則為否;他認為經書與傳記對於時間的先後,並沒有截然不同的真偽區別;假使在經書之前還有書,這些經書又要降做傳記了……。顧頡剛認為自己追不上崔述的成就,他換個方法去做,以補足《考信錄》缺陷。顧頡剛分了三個題目做去:一是《戰國以前的古史觀》,二是《戰國時的古史觀》,三是《戰國以後的古史觀》。後來又覺得這些題目的範圍也廣,所以想一部書一部書的做去,如《詿經中的古史》,《周逸書的古史》,《論語中的古史》,他認為,若一個月讀一部書,一個月做一篇文,幾年之後自然也漸漸地做成了。
在此略述《古史辨》七冊範圍。
《古史辨》最初是由顧頡剛、胡適和錢玄同書信往返討論的辨偽文章彙編而成。顧頡剛先生在古史辨第一冊的自序中寫道他強調‧倡導‧組織《古史辨》的心路歷程。第二冊亦由顧頡剛先生主編,分為上中下三篇,上、中、下篇分別描述的是古史問題、孔子和儒家的問題、改為關於讀書雜誌中古史論文和《古史辨》的第一冊批評。第三冊分為上下兩編,上編討論《周易》下邊討論《詩三百篇》。第四冊以後循序漸進的對我們今日所認為的古文追加討論。
顧頡剛先生最後作的總述是:「《古史辨》是個未完的討論。」他們的研究成果為今日的我們提供可參考的資料,亦給我們可發揮並參與討論的空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htsai21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