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   魏晉南北朝之長期分裂
秦、漢的大一統,到東漢末而解體。從此中國分崩離析,走上衰運,歷史稱此時期為魏晉南北朝。
將本期歷史與前期相較,前期以中央統一為常態,以分崩割據為變態;本期則以中央統一為變態,而以分崩割據為常態。
二、   舊政權之沒落
這時期的中國,會走上分崩割據可分兩方面來說:
一是舊的統一政權必然趨於毀滅,二是新的統一政權不能創建穩固。東漢王室逐步脫離民眾,走上黑暗的路,是因為當時的政治都被外戚、宦官所腐化。也因為有內、外朝區分,讓他們與士大夫有所隔離。
中國的疆域之廣大縱使饑荒,還是會有產物豐饒之地。要農民起義不是件易事。所以不團結的社會,就會借助「宗教」與「迷信」。例如東漢末年的黃巾之亂。
當時士族為何不同心協力建設一個統一國家,一則為他們已有一個離心的力量,容許他們各自分裂。二為他們沒有一個共同的理想能把他們離心力團結起來。
三、   離心勢力之成長
(一)    地方長官之權位
        當時兩漢的地方行政長官,為郡太守。地位很高,能自由主持地方政事及支配地方財政。兩漢的郡太守權位重,並得久任,跟古代的諸侯一樣,不同的事不能世襲。當時中央政府會派刺史對地方行政監督。
西漢刺史的秩六百石,較太守的秩比二千石為低。他的位小但權力重。刺史每年八月巡察所屬郡國。東漢時,刺史已有一定的治所和自己的衙門,每年遣吏向司徒府匯報。靈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又改刺史為州牧。自此以後,刺史就由中央派遣的視察官,一變而為地方行政官。中央大權墮落,地方政權隨之而起,遂成三國初年之割據。
(二)         二重的君主觀念
       當時在地方官吏的心目中,乃至道義上,只有一個地方政權而沒有中央的觀念。除非是任職中央。當時的士大夫是因為還擺脫不了封建時代的影子,而還存有兩重的君主觀念。國家觀念淡薄,只能以家庭來取代;君臣觀念淡薄,只能以朋友方式來取代。從東漢下半葉就有此端倪,至三國大盛。如果有更合理、理想的思想起來,未嘗不可挽回。可惜的是魏、晉沒談到,於是中國就沒落下去了。
四、       新政權之黑暗
     中國自中古時期就有所謂的門閥觀念,從魏晉以來的世族,心中存有濃厚的特權意識,當時的曹操就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
     雖然曹操因自己出身宦官家族,與唯才是舉的政略需要,曾試圖大大削弱門第的影響力,不以人才的出身決定其職務。他想用循名責實的法治精神,來建立他的新政權。但是曹家政權的前半期,俠天子以令諸侯,藉著漢相名位剷除異己,仗的是東漢中央政府之威靈。他下半期的篡竊,卻沒有一個坦白響亮的理由。隨之而起的是司馬氏。
無論是司馬氏或是曹操,他們只是陰謀篡竊,陰謀不足以鎮壓,必然繼之以慘毒的淫威。如曹操對漢獻帝與伏后。
五、       思想界之無出路
舊政權的沒落,新政權不穩定,能反映在「名士」的思想上。也只是東漢黨錮的些許觀念,消沉無生路,過分重視名教,其必為空洞,為虛偽。而產生兩派的反動:
一、        因尚交游、重品藻,反動而為循責實,歸於申、韓。
二、        因尚名節、務虛偽,反動而為自然率真,歸於莊、老。
這兩個趨勢,起於漢末。東漢末年乃至曹魏、司馬晉的政權,
當時政治勢力更替,局勢混亂,但他們不能脫身世外,只好講莊老思想方面的是來張顯自己。他們也變得虛無,不負責任的態度,之後就免不了有汰侈驕逸的情況發生,還有所謂的清談。也因為當時的風氣變的頹靡,連門第也同受其禍。西漢初年,由黃、老清靜,變而為申、韓刑法。到漢武帝時採董仲舒的「獨尊儒術」 。而又從儒術轉為法家,再由法家轉為道家。思想逐步消陳、狹窄,正與世運升降成為正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htsai21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